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酒店全方位设计节能塑造成本优势

随着国内酒店业的迅速发展,尤其处于供需失衡的阶段,酒店行业之间的竞争就显得尤为激烈,而此时酒店业之间的竞争优势则往往体现各自酒店内部的成本控制,那么,作为酒店运营期间的主要成本之一的能源费用,如何在营运期间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控制在最佳经济指标范围内,往往是摆在每一位酒店管理者面前首先考虑的问题。

若酒店具备完善的节能硬件体系和成熟规范的能源管理体系,期间就不会出现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甚至降低服务标准的方式来换取降低能源成本的拙计;如果提前认识到这方面要素,投资者尤其是酒店所有者,期望从后期经营过程持续稳定获得利润,就应慎重分析前期投资与后期收益的关系,期间还应组织各专业顾问团队、酒店管理公司对新建酒店节能方案进行全面系统评估,其中包括投资与回报现金值分析以及设备费用周期分析等。

随着国内近几年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商用产品在吸收国外技术以及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大进步的背景下,尤其是国内建筑市场近20年来一直处于增长发展势头,回头看我们发现,房子盖成了但建筑耗能却平均比经济发达国家高出2-3倍,这势必将推动我国节能产品在实践应用中更新、替换频率,另外,国家与地方执行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验收标准等内容周期性更新也在加快,因此,作为建筑商业建筑项目中的酒店项目在新建阶段务必要在酒店立项和定位前全面思考、全方位设计节能产品及新技术应用,为酒店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站在酒店管理者和经营者的角度来考虑,在新建酒店立项前期,就应该并行考虑并提醒酒店投资者关注、落实在项目方案中充分使用节能技术及节能产品,并依此推动所聘用的设计团队把节能项目深层次嵌入到全过程设计之中。以下是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供筹建或处于改造阶段的酒店思考并讨论:

建筑节能

1、日照环境设计,合理利用自然采光,背光面侧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减少开启门扇;2、建筑通风设计,根据酒店个别经营项目特点(如后勤、车库等),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的建筑条件,减少机械通风开启时间;门窗开启扇面积与墙面面积比例关系要适当;3、体形系数,应根据酒店所处地理的气候条件,严格按照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控制好体系指标,在处理好内外景观环境的主题条件下,尽量避免不规则的建筑外形设计,不能简单抄袭不同气候条件的优秀建筑风格,从而造成水土不服;4、窗墙比,应依据各地方颁布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并在规范标准的前提下,合理有效的调配开启扇的位置,以满足酒店特殊场所要求;5、外围护结构及传热系数,应设计完善的外墙、屋面保温体系,其传热系数K值应符合或高于设计标准;如建筑外墙采用幕墙结构形式,则应关注幕墙的气密性设计、断桥型材质量、中空玻璃指标,尤其是中空玻璃应重点考虑采用LOW-E+双银镀膜玻璃。

电气节能

1、电源,变压器选型非常重要,高效低耗能的SCB10系列为当今首选系列,其空载电流在0.6%;酒店配电系统多采用集中无功补偿,功率因数自动补偿应大于0.93以上,其自动补偿器应选用著名品牌且获得多项认证的品质保证;2、计量,酒店应严格按照三级计量方式设计计量系统,设备机房计量配置比例不低于95%,精度等级需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对每个楼层、每个经营区域应根据管理公司要求分别进行电力、空调、商业设备的计量,整个建筑物内部亦采用分系统、分区域的计量方式;3、动力设备,除消防水泵、潜水泵、定时补水泵外,其余水泵根据的运行特性均应考虑采用变频控制,电梯应根据设置数量首先宜采用群控其次考虑并联运行。4、照明,因酒店对照明效果要求较高,首先应聘用专业的灯光顾问公司,配合机电设计公司、内装设计顾问完成照明效果和光源的选配,谨慎控制并合理使用白炽灯的选用部位,多采用高效发光源(LED)、高效荧光灯、惰性气体灯;5、照明控制,客房控制宜采用RCU控制系统,不断能提高服务标准,关键在于智能控制“有人”“无人”房间用电状态,达到控制能耗的目的;客房走廊、公共区域、宴会、餐厅、会议等区域需采用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此系统不仅是为满足装修场景效果要求,关键是通过智能系统来实现不同场景、不同环境、不同时间等要求合理控制环境照度,达到节能延长光源使用寿命之目的,并大大节省人力成本;6、楼宇自控系统,主要是指通过这个系统把所有需要控制、监视的用电设备、设施纳入集成在一个平台上管理,楼宇自控系统实际主要内容是空调机房自控系统、末端各类风机控制系统(锅炉设备系统一般出厂自带控制系统),也是BA系统中费用主要组成部分,酒店BA系统的优势已经在近20年酒店应用中得到证明,但现实中,因其投资相对较大(此市场全部为国外品牌)往往被忽视或放弃;对于四星级及以上酒店,如初期论证、设计、选型合理,对后期工程部运营成本影响非常大,管理过酒店的人都能明白其意义;酒店能耗中四季空调费用约占总能耗65-75%,而一个完整、运行正常BA系统则可降低10-30%空调能耗指标。

给排水节能

1、中水处理系统,应根据酒店所在及污水排放标准,综合分析合理制定中水处理系统的日处理能力,同时增设专用中水管道系统,用于冲厕、植被灌溉;2、太阳能系统,其用途主要考虑泳池辅助加热、个别热水用水量相对固定的区域(厨房、员工淋浴、后勤服务)采用辅助预热方式和储热水箱方式来利用太阳能系统;3、雨水收集系统,根据当地年平均降雨量考虑设置室外雨水池,部分解决景观、植被浇灌用水;4、采用管网叠压供水设备或利用管网压力直供系统,因酒店客用区域对供水压力稳定性要求较高,且如水质不达标(浑浊度、硬度)超标,则需设置软化水处理设施,故一般采用水箱供水方式,因此,此系统可考虑应用在酒店对外租赁的商业项目、酒店中的写字楼区域、酒店后勤区域等场所;5、控制好末端供水压力,尤其是高层建筑,应从设计阶段到设备采购过程控制好(可调式减压阀);6、选用节水型洁具;7、按照用水三级计量的原则,根据不同功能区域分别设置远端数字式计量水表。

空调系统节能

1、首先是制冷机组的选型,应根据酒店制冷面积地区年平均温度采用非稳态的逐时计算和稳态计算方法计算冷、热负荷,根据负荷大小合理选择离心机机型或螺杆机机型,因离心机标准工况的COP值要高于螺杆机,因此合理选型与组合选型是设计外很重要的内容,目的是利用不同机组的容量实现夜间或过度季节低负荷使用期的高效低能目的;2、冷却塔是决定制冷机组能效的重要设备,因此在选型上必须获得CTI认证的产品,其热力性能应达到100%的标准,这方面参数有事在设计上体现的不是很完整(冷却塔主要指标还包括噪音、飘水率、蒸发量、布水系统),这就需要工程采购环节控制。3、新风机采用定风量调节系统,新风量的控制和工况转换采用新风和回风的焓值控制方法,已达到最大新风比不低于75%;4、北方地区酒店冷却塔换季(冬春、秋冬交际)阶段宜增设冷却塔制冷系统,达到节能目的(空调水系统采用四管制效果尤为明显);5、根据空调系统规模大小,设计院综合分析后制定空调水系统水泵变流量方式(一次泵或二次泵变流量),以便制定最佳的节能智能控制方式;6、北方地区酒店接待大堂、门厅酒吧、泳池及更衣范围需设置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既满足节能要求又提升其空间的舒适度;7、空调系统保温隔热层应注意选用最小热阻>75%的产品;8、锅炉系统,先从酒店规模和标准上分析,如当地有比较专业的洗涤公司,则酒店可以不设洗衣房,而洗衣设备是最大的蒸汽使用设备,因此在取得酒店管理公司认可下,锅炉选型宜选用承压热水锅炉,其综合节能效果远高于蒸汽锅炉(含管道沿途热损失),锅炉选用应选择油、气两用型,其使用燃气时的热效率不能低于95%;9、二、三线城市中远离市区市政配套不完善,如燃气和市政供热不到位,则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同时,地源热泵因要考虑地源热平衡原则,因此较适合中小型酒店,而高星级酒店在选择此空调系统时一定要联合建筑设计院、地质勘探院、水文设计部门参与综合分析充分论证其周期稳定性和费用周期可行性后再做结论。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酒店节能优势成本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